ID537264180

沈阳政治家教-怎样钻研教学大纲和分析教材

钻研教学大纲和分析教材工作是搞好生物学教育过程的基础,也是生物

学教师基本功之一。

一、钻研教学大纲和分析教材的意义

中学生物学科教学大纲是编写课本和教师教学中依据的指导性文件,教

师要认识其“指导”意义。

中学生物学科的“生物学”和“生理卫生”两部教学大纲是国家教委根

据中学教学计划和有关方针政策而制定的。它是国家教委对中学生物学科教

学的统一要求,是衡量生物学教学质量、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和评估的重要根

据。它是国家中学教学计划在生物学科教育中的具体化,为培养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公民;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培养各级各类合格

人才奠定良好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故从编写教材到教师教学的全部活动均需

依之为指导。

现行中学生物学科教学大纲由总论和本文两部分组成。总论说明部分讲

的是精神,总的目的要求、原则;本文部分是具体教学内容,指明各章、节

的内容要点,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一般了解的知识,以及实验、实习等。所

有这些,均是带有原则指导性的,故教师必须全面而系统地、认真而细致地

学习和钻研教学大纲,只有钻进去才能不浮在表面上,研究它才能有所体会

和领悟。这时,教师才能掌握生物学科各门课程在各年级应讲授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以及生物学能力的培养要求;生物学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

要求与内在因素;也才能认识教学改革、面向学生大多数、着眼于大面积提

高教学质量既教书又育人的意义,从而学生可以得到全面发展。

钻研中学生物学科教学大纲必须全面井结合教材才能深入系统,这是因

为从系统工程来看,中学生物学科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而安排的,不能将

它们割裂开来,否则难于领会其指导精神。

分析教材的意义在于掌握教材、驾驭教材,它是在钻研教学大纲的基础

上提出来的。这项工作是“通读”、“熟读”和“精读”教材的过程,是中

学生物学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一个重要程序,故在教师备课过程中占有十分

重要的位置。

分析教材必须对照教学大纲,才能真正领会编者的意图,明确教材的优

点,教材中如有不足,才可发现,因而分析教材是处理好教材,上好课的前

提和关键。这不能理解成像一般学习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那样,学懂并记熟便

算掌握了。这里更重要的是掌握教材中的知识体系,智能发展教育和思想政

治教育因素,了解该课本内容与前后教材和学生实际联系,以便选取适当的

教学方法,以期达到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在备课过程中,所以强调教材分析工作,是由于教师必须依教材而教,

故它不同于文章与读者的关系。课本内容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一般均早已为

教师所熟悉,但作为教材的课本不是生物科学本身,而是根据教学大纲的精

神已纳入整个教学过程中了。如此,学生才得以接受生物学教育。教师要教

好教材,必须解决好教师传授教材和学生接受教材的矛盾,因而就出现了教

师熟悉教材、领会教材、驾驭教材的过程,这对于新教师来说十分必要,即

便是老教师也需如此,才能不断地积累经验。教师备课中只有年年结合学生

实际真正理解教材,才能将教材与自己的知识融为一体,变成自己知识体系

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才能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

分析教材的意义还在于改变空讲掌握教材的现象。教师掌握教材的目的

是为了进一步、具体地体会教学大纲的精神,贯彻教学大纲规定的目的任务;

也是为了避免“照本宣科”,教师只有通过分析教材的劳动,对教材的体系

结构等有所体会后,掌握教材才不是一句空话。

分析教材为什么可以了解教材的体系呢?生物学科的各门课程的课本综

合起来是一完整的、在中学阶段的大体系;而各课本教材,如植物学、动物

学等又各有其各自的体系;某一单元教材,甚至某一课时教材内容也有一个

内在逻辑关系问题,而它们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在一本书中的位置,及其

与其它部分教材的关系等,只有分析教材的工作才能帮助教师认识清楚,才

能明确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对局部教材才能“站得高”以至“看得远”,教

学中才有全局性,才能掌握重点教材及其对一般教材的关系。因为任何一本

教材其体系均是反映着教材的教育性和知识系统性,亦即体现着知识之间的

内在逻辑关系。教师在接受教学任务后,如能对课本依据教学大纲作一番分

析后,对纵观全局、领会教材体系安排的作者意图,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考

虑学生如何能获得所规定的知识,受到应接受的教育,则如何处理好教学内

容才是正确的问题便呈现在教师面前,随之而来的客观进程“逼迫”教师必

然去考虑教法。

教师在考虑如何将规定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并有所发

展时,则其作用除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外,同时对教材重点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何在,以及如何突破它等便会进入教师

考虑的范围内了。这样,最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总的目的要求之下,确定课

时的具体可实现的教学目的了。由此可见,分析教材是教师备课工作中非常

重要的一环,是贯彻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的的基础和前提。

二、分析教材的方法和途径

明确了分析教材的重大意义之后,如何分析教材就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了。

1.从总体上分析教材体系结构

认识教材体系结构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教育要求,只有认识教材的组

成,明确知识的要求,并了解其基础和发展,才便于掌握教材、驾驭教材。

任何一部分教材均是由一定的知识所组成,自有其完整相对独立的一面,从

总体上剖析后,才可较好地对单元教材和课时教材进行分析,教材的紧密结

构是根据教育的原则所决定的;但它们又不是与其它部分教材割裂,而是由

浅入深,呈螺旋式上升,如“光合作用”这一知识在初一《植物学》中介绍

过,在高中《生物》也介绍,但两者不是在同一水平上。由此可见,就是同

一知识点的再次出现,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每出现一次均提高一定水平,

这就是由于教育的循序渐进性所决定。

由于生物学知识系统的整体性,在教材中某一知识的出现,必定是一定

的知识基础上提出,并进一步向深广度发展,即便是学生进入中学后第一门

生物学科的课——植物学,亦是在小学的有关知识基础上开始的。现以现行

几门课程绪论的课时教材为例,加以简单剖析比较,可见一斑。《植物学》

的绪论内容包括:“植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我们祖先早已重视研究植

物”、“植物的学问大有学头”和“必须学好植物学这门课”等四部分组成。

《动物学》的绪论开始就指出:“除了已经发现的四十多万种植物以外,还

大约有一百五十多万种动物”,这就将动物课与植物课联系起来。接着以“丰

富多彩的动物界”、“人类离不开动物”、“动物学的发展”和“必须学好

动物学”四部分内容来引导学生认识学习动物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而《生理卫生》的绪论课则开门见山。由于人是源于动物界,而又高于动物

界,就人在生物学上的属性讲,在结构与功能上与动物、尤其是高等脊椎动

物有共性,但人又有社会生活,他们的社会性就导致人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

别,故在学习动物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出学习人体自身的生理卫生知识,从

而可以知道人怎样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以及预防疾病等问题便顺理成章地

摆在面前了。这课时教材包括:“生理卫生的内容”、“我国医药卫生事业

的成就”、“学习生理卫生的意义”和“学习生理卫生的方法”四部分组成。

至于《高中生物》的绪论课教材,在开始的引言中,则开宗明义写道:“在

初中的生物课和生理卫生课中,我们学过了关于植物、动物和人体生理卫生

的知识。现在,要在上述的知识基础上来学习高中课程了。”这就说明“高

中生物”教材是在什么样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这短短几十字的叙述,说明

了许多问题。如生物学科的体系完整问题、学生掌握知识基础的内容问题等,

这就为发展本课程内容、要求达到的程度等提出了前提。教材接着就以了解

本书主要内容的“生物的基本特征”为题作为第一段。然后,依次是“生物

学和它的发展方向”和“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意义”。几册课本的“绪论”,

针对内容不同、学生年龄不同、知识基础不同,各有特点,但在结构上则有

共同点,其编写的用意均是在学生已掌握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又均

是为引导学生去深入学习有关知识方面奠定基础。

又例如《动物学》中关于“蝗虫形态”部分的课时教材,它是以学生过

去生活中接触的事物而引入的:“常见的昆虫有蝗虫⋯⋯”,“下面以蝗虫

为例来学习⋯⋯”,这就将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又怎样向前发展,这样

就使教材在知识的前后衔接上作到了较自然的安排。教材在结构上是先介绍

整体概貌:“体节”、“头、胸、腹”和“外骨骼”。然后,从身体前端至

后端依次介绍有关头部、胸部和腹部等各部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而与之

相应的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内容则给学生留下悬念,成为以后课时的任务

了。

2.从内容上分析教材内在的逻辑系统性

分析教材时,要明确教材内容逻辑结构方面的联系和认识过程上的联

系,因为它反映了知识体系的构成。如哪些感性认识和哪些理性认识的知识

是分别结合成一体的;几个课题之间是如何相联系的;哪些概念和原理原则

是属于整个生物学科或各门课程内的概念体系和原理原则体系的发展等。只

有教师在教材的内在逻辑系统性上明确了教材的知识逻辑结构形式,才有可

能引导学生主动地掌握知识体系,摆脱支离破碎地、孤立无关地、枯燥无味

地背诵知识的状况;只有明确了教材的知识体系,才能找出知识体系中的主

导成分。例如,在初中一年级的《植物学》课本中,开始就介绍绿色开花植

物,这是以人们最常见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而后才就植物界整体从低等植

物到高等植物按亲缘类群逐一介绍,并以“植物的进化”知识作为结束,这

就串连了各类群之间的关系,犹如给了各单项知识以“灵魂”,而排除孤立,

从而提高了对各类群知识的认识。最后,为扩大学生的视野,提出“植物群

落”问题,这既联系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讲明了人类对植物资源的态度,

又可获得了植物界是活的、有生命的认识。教师掌握了教材的逻辑系统性,

在教学时,就不会被那么多的名词、概念所困扰了。

3.从优化知识结构上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教材要突出,这必须是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找出了知识体系中的

主导成分后,教材重点才确定得下来。对重点教材虽然要抓住不放,但也应

与一般教材协调好,因为处理好重点教材是对一堂课知识结构的优化,作好

这一点对生物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会起较好的作用。例如在现行的

《动物学》课本中的节肢动物门,教材只选用了“昆虫”、“甲壳”等几个

纲,对于中学生接受基础教育来说,这显然是比较主要的几纲动物学知识,

其中以昆虫纲是动物界最大的一个纲,并且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与其它

几纲相比,自然是节肢动物门知识中的重点知识了。在昆虫钢讲述内容上,

选定了直翅目等几目知识为教材,可以看出这些知识是从与人类的利害关系

的角度,而又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近为出发点而编写的。在选讲的几目中以直

翅目为代表,直翅目以蝗虫为代表,这是由于蝗虫本身的一些特点所决定的:

在昆虫纲讲蝗虫的结构比较典型、个体较大、分布较广、学生容易扑捉用来

进行观察和作实验材料极为方便。同时,有关蝗虫的基础知识也是学习节肢

动物其它各纲的基础。在知识体系结构中,理清了这些问题,则蝗虫的方方

面面知识是节肢动物门知识的重点也就清楚了。当然关于蝗虫是重点知识是

指在节肢动物门范围内,不等于蝗虫知识本身全是重点,在蝗虫知识范围内,

也要确定重点知识。

关于“难点”,一般系指在一个班级里多数学生对该课题教材中某些基

础知识掌握有困难的部分(包括学生自我掌握或教师一般讲解后)。生物学

科教材中的难点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因为看不见,摸不着,难以形成真实

的生物生命表象,如细胞亚显微结构和功能;有的是事实材料多而杂,容易

混淆,难于记忆,如解剖学上的名词术语;有的概念抽象、原理复杂深奥,

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准备,难于理解,如光合作用过程。

难点教材与重点教材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不一致,在两者不一致时,

如难点不解决,则妨碍学生掌握重点教材,或不能为学习后继教材奠定基础,

这时对难点应进行分析,找出“难”的关键,采取相应措施,设法突破。突

破的方法一般按照教学原理和学生的心理状态加以解决,即多采取分散难点

或先扫清障碍,集中解决难点,以保证重点教材的学习。如将理论问题具体

化,分出层次,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对抽象内容形象化,使接近学生

日常生活。

4.从指导生产生活上分析教材中联系实际的因素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可以

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它可以启发学生注意生物学知识与周围各种

事物的联系,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它可以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科学技术成就

的认识,从而激发爱国主义热情;也是对学生培养一般能力和生物学能力的

重要途径。理论和实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无生物学理论知识则对客观有机

自然界的认识不能提高;而缺少实际的理论则将成为无用的、理解不透的概

念或一堆互无关系的名词术语。学生学习生物学理论知识、接受生物学教育

的目的,不是为学习而学习,是要将学习到的知识为祖国四化建设服务,运

用到工作、生产和生活中去,在实际生活中起指导作用,如建设者需要具有

健康的体魄;清除和抵制迷信思想等。这是很实在的事也是很具体的。因此,

基本理论必须通过实际问题来阐明;实际问题应该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掌握基

本理论,并受理论的指导。现行生物课本是注意了这个问题的。

5.从祖国四化建设需要出发

分析教材中发展智能的因素,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已是当前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迫切需要处理好的问题了。其实质是仅仅将“双基”传授

给学生已经适应不了教学改革形势的要求了,而必须在传授“双基”的同时,

对学生智力有所发展,对能力有所培养,两者相结合而进行教学。教师不能

只着眼于“昨天”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必须考虑到“今天”和“明天”知识

的发展。这是因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和我国在“三个面向”方针的指导下,“四

化”建设需要的形势所必然,否则便要脱离我国的国情。教师应明确教材所

给予学生的“双基”是有限的,而学生从中获得到的能力后,其作用是无限

的。故分析教材时,挖掘其发展智能因素的意义重大。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

是经历了描述、比较和实验的过程,当前已成为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之

一了。学生认识生物界的途径和水平,学习生命科学知识,也是沿着这个方

向发展前进和提高的。

6.从育人的责任出发,分析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生物学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对

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侧面。在生物学科教材中要从学科本身

的内在特点去分析,因为像生命科学这样的自然学科,对学生所进行的思想

政治教育因素更多的是包含在知识的基本观点之中,从教材的字句和插图的

表面上均不易直接表现出来,而教师则必须深入分析教材才可。这就需要教

师本身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去认识教材,也需要本着教育

要“三个面向”的指示精神去进行才能较好地完成。根据生物学科本身的特

点应该注意分析教材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爱国主义和革命理想教育的因

素。例如生物体和环境辩证统一的观点、生物体的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辩证统

一观点、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辩证统一观点、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辩证

统一观点等,处处均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好材料;像我国丰富的

植物和动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成果、我们祖先几千年研究动、植物的悠久

历史和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 40 多年的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工农业医药卫

生事业的成就和发展,以及 80 年代以来与生物有关的科技生产战线的蓬勃发

展形势和美好前景等,无一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现在培养的青

少年,到了 2000 年以后,则将掌握国家的命运,要为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建

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祖国未来长远需作准备,使经济建设有后劲,则

应该使学生了解掌握生命科学的发展在祖国四化建设中的意义,使学生了解

目前世界上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我们要不失时机地迎接挑战。新的

技术革命对于教育提出新的任务,对生物学教育也提出新的要求,所以要用

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教育学生,引导他们能正确认识生物界,有利于逐

步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人们认识生物界的目的在于改造它

为人类服务,在受教育中,通过对自身的改革与建设,不断创造逐步接近远

大目标的“共产主义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革命理想,为成为合格的接

班人而努力,从而面向共产主义这个根本目标。所有这些,只要深入分析教

材,对教材中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内容是不难发现的,如此,寓思想教育于

生物学知识教育之中,则充实了教书育人的内容了。

三、分析教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分析教材要有根据

分析生物学科的几门课程教材的主要根据是指导教学的生物学科教学大

纲;同时,党的教育方针、有关教育的指示,以及中学教育的目标等也应是

分析教材的指导精神。有了根据有利于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有利于分析思

路的清晰,而不会偏离教学大纲的总要求。

2.分析教材要注意其结构特点

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反映了知识体系的构成。了解了知识体系的构成

才能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抓住各层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教

材分析工作才有成效,才有利于教师掌握教材,并处理得当,有利于提高教

学效果。

3.分析教材要深入细致、不怕艰苦 分析教材工作通常是在制定各阶段教

学工作计划开始之际进行。但每个阶段的教材分析实际上是全书、章与节、

课时三个层次的分析,而它们又不是割裂的,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后

一阶段分析工作必须在前一阶段分析工作的基础上来进行,它们是全局与局

部之间的关系。当前由于对每册课本的全书和单元的教材分析,在人民教育

出版社出版的与生物课本的配套参考资料书中基本均有所阐述,在课时教材

分析有的也有所涉及,教师备课分析教材时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参阅、

体会和补充。由于该参考资料未具体到课时,或有的虽为课时分析又有过于

简要之嫌。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据以编写教案或直接依以教学,常与教学实

际仍有一定的距离,而课时分析工作又是不可省略的步骤,况且凡事经过自

己动脑思考一番,总比“吃现成饭”领悟会深刻些,发现问题会多一些,找

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会早一些,从而可以扫清课堂教学中的障碍于上课之前,

使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得更加顺利些。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需将单元教材

进一步划分到课时,并作深入而具体分析,才能编写好教案。总之,分析教

材工作是一系列的,由整体到部分、由粗到细、由宏观到微观,由概括到具

体。分析教材过程是对教材体系结构的体会、探讨过程,工作非常艰苦细致,

在课时教材分析工作中甚至细微具体到推敲每一知识点的深广度是否恰当、

每一例子的列举是否典每一问题的提法是否合适、每一词句的用法是否得体

等的地步。因此分析教材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浮在表面,才能具体、

落实,才能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评论

ID537264180

© ID537264180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