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537264180

沈阳家教-结构图表教学法

沈阳家教-结构图表教学法

结构图表教学法又称“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是前苏联教育家沙塔

洛夫创立的一整套教学法新体系的核心。“纲要信号”是由字、词、数字、

符号或其它“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教学辅助工具。这种图表通过各种

“信号”,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所需要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图表制作

以心理学教学论知识为基础,以保证图表的科学性、逻辑性、直观性和趣味

性。有利于学生发挥联想能力和视觉记忆能力,并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和概括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加快教学的进程。

1.设计原理

首先,从语文教学信息的传导方式看,图表教法(在语文教学中的)采

用了语言讲述与直观图表展示相结合的传导方式,克服了传统教法语言持久

性及稳定性差的弊病,学生能通过图表对课文形成完整的印象。由于有图表

配合语言表达,这就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形象易懂,尤其是对逻辑性强、枯

燥、抽象的议论文,这一优点就更突出,由于能利用视觉记忆,学生更易记

住教学内容。

其次从(年龄心理特征上讲)信息的接受来看,图表教法将教师传授的

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从实践来看,图表教法打破了传

统教法的程式框框,一扫课堂沉闷气氛,课内十分活跃,老师不用繁琐地分

析、讲解,只要略加引导,学生就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正确地把握教学内容。

由于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动手动脑推导出结论的过

程,且学生能通过对过程的分析总结出规律,因此,图表教法有利于培养学

生的自学能力,真正做到传授与学习并举,知识与能力并重,结论由过程推

出。图表教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最后,由于图表教法能通过图表直观、形象地将中心思想与写作特点再

现出来,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教法长期以来文道相争的问题,较好地做到了文

以载道、文道统一。

2.图表设计编制的基本原则

首先,作为一种教法的设计,要以作者思路为客观依据,以学生思路为

归宿,使课文结构的逻辑联系与学生认知结构思维程序基本上符合“同构

律”,使主客体协调平衡,达到合拍一致。因而图表本身纲目网络,既要再

现出作者的思路,又要指引着学生的学路,使三路(思路、教路、学路)同

轨,两法(教法、学法)合一,要有科学性、针对性。

其次,作为认知的对象,图表本身要以思路为轴心,把课文内容、表现

特点和中心思想较明显地提示出来,使三“点”成一体。在形式上语言力求

精炼、对称,线条符号视感鲜明,要有纲要性、简明性。

再次,作为完整的成品,整个图表是学生在教师启发下的心智结晶,因

而整个编写过程,是学生循着教师指引的既定目标读、划、议、练的过程,

是学生集体编制,教师逐步板示的成果。编制中,重视反馈信息,尊重学生

“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理性分析。教师主观编制的图表,不事前张贴、

不强加注入、不凝固不变,要有动态性、灵活性。

3.教学基本步骤

(1)提出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动机。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积极态度有赖

于他们的内部愿望,只有在学习动机激活学生的学习行为,使他们在积极的

情绪伴随下去获得的知识,才是牢固、灵活和有价值的知识。因而,语文纲

要教学法通过讲明学习内容的实际效用,描述学习材料的特色,提出新颖或

有挑战性的问题,提供与课文相关的有吸引力的材料,在唤起学生学习动机

的前提下展开教学活动。

(2)出示问题纲要,指导学生自学。问题纲要为学生确立了适当的目

标,使学生学习有所指向。它既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又给学生以提示点拨,

是学生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发现问题的诱因、思考问题的媒介。学生按照

问题纲要阅读课文,在联系、比较、分析、查询中,创造性地学习,解决问

题纲要所提出的问题,并在问题纲要的帮助下发现问题。教师则巡回于课堂

中,着重辅导一些困难较大的学生,其辅导的分量视学生的能力和问题的难

度而定。

(3)讨论问题纲要,提出疑难问题。学生把问题纲要学习的结果提出

来全班交流,以使各自获得的知识相互补充,认知方法相互启发,并用集体

的智慧解决个人学习中的疑难。教师在讨论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围绕那些有相

当价值的问题展开讨论,帮助学生步步深入地弄清问题的范围,学会解决问

题的各种方法或技巧。

(4)出示图表纲要,教师讲解课文。尽管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已经

获得了大量的知识经验,但是这些知识经验还不是系统的。不过,这些知识

和经验的积累,恰恰为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同化新概念和形成自己的认知结

构打下了基础。教师凭借直观性极强的图表纲要,可以提纲挈领地梳理课文

内容,有针对性地讲解课文重点和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它起着揭示规律、

总结方法、强化学生知识和丰富学生经验的作用。

(5)学生重温教材,巩固深化认识。学生把自己自学课文的经验,与

讨论交流中的所得,以及教师的讲解进行比较融合,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

根据自己存在的问题再一次学习课文,做一些巩固和应用性练习。这样使学

生有机会再接触可能遗漏了的内容,能站在更高处去学习,按自己不断变化

的需要调节学习方式,建立自己的知识联系,形成语文学科的知识结构。

4.信号图表设计与例说

(1)选择式图表。这种形式的“纲要信号”图表,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课

文内容。一般可以先设计好一个框架,并提供一些内容,让学生在自学课文

的基础上,选择一些相关内容,填入图表。以《大海的歌》为例,根据课后

练习第二题,设计了这样一个图表:

(吊车;石油钻探船;海轮;白云;大海;蓝天;太阳;碧海;朝阳)

上面这一“纲要信号”图表,提供给学生的主要预习信号是了解课文内

容,这一点应是这张图表的基本预习要求。当然,对一些基础好的学生来说,

他还可以利用图表提供的其它信号进行较高要求的预习,如分段、了解作者

写作思路等。

(2)排列式图表。这种图表是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把图表所提供

的“信号”进行有序的排列,以了解文章所记的事情的发展顺序以及其它一

些先后顺序。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见图):

董存瑞舍

身炸暗堡

重新排列

请求炸堡

舍身炸堡

遇到暗堡—匍匐、猛冲、跃

进、滚、跃出

隆化解放—拉、托、顶冲向

暗堡

其实,这是一张有错误的“纲要信号”图表,它主要通过学生对其错误顺序

的纠正,重点引导学生弄清事情发展的顺序和人物动作的顺序,达到了解文

章内容和揣摩人物品质的目的。设计此类图表,“错误”信号不能过多、过

杂,同时必须明确指出须改正之处,以免影响预习效果。

朱自清的《春》历来是语文教师观摩教学的好教材。春是光芒四射的红

日,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是阳春万物最富有代表的景物,一如光芒四射

的辐射线中的几条。于是作者把他们取来,放大,按一致的顺序描写,由近

及远,由总到分然后再总写,写景是为了人,于是再用几笔线条划一个健壮

的青年,突出了“走”的含义(见图)。

议论文的并列式论据的灯笼式结构:

(3)提问式图表。这种图表通过设疑、激疑,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解

疑的欲望,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将相和》这一课可设计这样一个“纲要信号”图表:

学生根据这样一张预习图表,先体会带着重号的词义“和”与“不和”

这一对意思截然相反、看似矛盾的词语。使学生产生疑问,到底讲将相和,

还 是 不 和 ? 并 由 此 而 产 生 强 烈 的 求

知欲望。接着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写什么事?将相为什么“不和”?

又是怎样“和”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钻研课文。这样做,

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连线式图表。这种图表在预习中主要通过让学生连线,帮助他们理清

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或弄清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如《落花生》

的图表:

学生通过对“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要像⋯⋯”的连接,

掌握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同时也初步了解了由此思路而揭示了的中心思想。

又如《蛇与庄稼》的预习图表(请用“→”连接,并标出它们间的关系):

通过以上连线,使学生了解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5)对比式图表。有些课文的内容有较多的对比成分。在指导学生预

习时可抓住这一特点,设计对比式图表,让学生进行课文预习。如《刘胡兰》

一课,为了重点引导学生预习二、三段,设计这样一张“纲要信号”图表(根

据提示,选用课文词语填空):

这种图表形象鲜明,感知强烈,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

通过自学课文,并根据图表中的信号提示完成填空内容,不仅对课文内容有

了一定的了解,也为理清层次,掌握中心打下了基础。

对比式论据的折叠式结构:

(6)补充式图表。这种形式的预习图表,常留下很大余地,让学生通

过预习,把它补充完整。如《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

写作顺序 内容 特点

这种形式的图表要求较高,且有一定的难度,适合有一定预习基础的高年级

学生。由于它留有余地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根据

提示及课文内容设计出不同形式的“纲要信号”图表,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

维能力。

再如:教学《太阳的光辉》一文,根据课文比较通俗易懂的特点,可采

用学生自学的方式,教师只需在必要的时候加以点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要注意解决以下两个问题:①加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双向反馈,积极能

动地贮存和处理信息;②抓住教材的类比论证的方法进行突破,使学生既了

解什么是类比论证,又能在作文中灵活运用。一般可抓住文章的第二部分的

第一、二层,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透彻。具体步骤可分为:

①教师可先根据《太阳的光辉》的③④⑤⑥自然段,列表格填好出示给

学生。

然后指导学生列表填写表格⑦⑧⑨段。

批 驳 的

错 误 看

阐述的

正确观

类 比

类比点 结论

太 阳

的 光

没 有

太 阳

的 照

耀 ⋯

⋯ 生

灵 将

枯 萎

死亡

总还

人⋯

⋯太

阳本

身还

有黑

谁 曾

怀

疑 ⋯

⋯ 灿

烂 光

他 们 认

为 一 谈

缺 点 和

错误,我

们 所 从

事 的 事

业 就 不

伟大了,

我 们 所

做 的 工

作 就 没

有 成 绩

只有认

真地对

待我们

工作中

的缺点

错误,

我们才

能更深

刻地认

识过去

成绩的

伟大,

能⋯⋯

取得更

大成绩

我 们

的 事

人 们

以 东

红 ,

⋯ ⋯

来 歌

我们

的工

作⋯

⋯还

有缺

我 们

党 ⋯

⋯ 正

是 如

我们用不

着怕缺点

和错误,

我们更应

该虚怀若

谷地倾听

大家的意

见,以便

大踏步地

前进

太 阳 的 光 辉

陶铸

批 驳 的 错

误看法

阐述的正

确观点

类比物 类比点 结论

普照大

地的太

我们

(2)完成填写表格的练习后,教师可以板书命题作文:《校园树苗的

成长》,并限定用类比的写法当堂作文,不超过五百字。类比物是“校园的

中学生”,可先列出并填写表格,有层次找出类比点:

校园树苗的成长

类比物 类比点 结论

校园的树苗

校园的中学生

这样的定向信息反馈,就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有效信息,并

把这些信息在反馈中形成写作技能。这样的信息反馈使信息论在师生之间始

终发挥着指挥、协调、沟通和促进作用,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7)扇面式和串珠式。这种格式以作者思路为枢纽,从“一点”出发

依次展开或归笼,形同扇面。这种格式层次分明、脉络显豁,事情的来龙去

脉、前因后果一目了然,常用于分析和归纳段落层次,概括段意,揭示一件

完整的事情的因果关系及其经过步骤。如下表:《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再请看苏轼的《浣溪沙》和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这两首词都是描

写恬静安宁的田园生活,都是使用白描的艺术手法,展现在读者面前的都是

六个画面。但《浣溪沙》是以太守行为主线,移步换景,各个画面自成体系。

而《清平乐》的作者则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按照观察的顺序,由远到

近、由高到低,使六个画面有机地排列在一起,即各有侧重,又浑然一体。

一个是“串珠式”,一个是“扇面式”。

《清平乐》《村居》扇面式结构

《浣溪沙》的串珠式结构

(8)纺棰式。这种格式常用于揭示多层次多头绪的脉络及多种叙述方

法的结构关系,以使脉络的主次分明,叙述方法的界限明显。如《凡卡》一

文,主次脉络纷交、顺叙、插叙兼用,用两头尖的“纺棰式”列出,一头标

明全文主线及主要叙述方法,一头显示线中之线,叙中之叙,课文中严谨的

逻辑关系即昭然若揭。


评论

ID537264180

© ID537264180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