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537264180

创造力测验的评价

测验好不好用和手枪好不好用一样,要看是谁来用。如 果不论大人小孩、

好人坏人都可以用手枪,那就任何一个正直的人都会感到忧心忡忡的。手枪

只能交给司法警察、公安人员来掌握,所以测验也只能由有过专门训练的人

来用。但即使如此,问题仍没有解决。即使测验的结果评判得很准,这也不

能保证这就好了。例如一个医师,论断出病情,就算千真万确,如果不能对

症下药,给他治疗,这又能什么好处?所以,测验一定要和治疗或教育结合。

不能光下论断而不开药方。测验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解决

问题。因此测验结果出现问题就要因材施教,特别是对那些很成问题的,就

要及时进行行为的矫正,不使他发展成为社会的累赘。

目前不少国家都在研究用于测定儿童的创造力的试题,但这些试题的合

理性仍然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人们使用较多的一个方法是托兰斯提出的

方案。他认为这些项目是富有创造力的儿童特征,也是测验试题的出发点。

在问到某种日常用品的可能用途时,这种“分散思维”在想象时很活跃。

但给这种回答打分也是一个问题。是否对所可能作的和不可能作的回答都计

分呢?还是只限于对那些切合实际的用途计分?在物品的各种用途上一项能

否制订一个关于创造性的量表?不同的研究工作和用不同的方法探讨过这些

问题:目前还没有一致同意的原则。所有的计分办法在某种程度中都还不能

令人满意,它们又都比较费事。更为严重的一个问题:是要测量心理上的某

一因素呢,还是要测量许多种不同的,但又多少有点联系的物质呢?这种测

验同智力或语言能力的测验在多大程度上是重要的?而且最为重要的是,那

些流畅而有创见的回答问题的能力,是不是这种创造性才赋的象征,即在成

人生活中以高度智慧来设计、发明和解决问题的极有价值的品质的象征?这

些分散思维的测验很可能只与一个人的幻想世界有关,而跟一个人的实际发

明才能的关系并不大。

目前,对学龄儿童应用这些测验是有意义的,因为他们探索了学习成绩

和能力往往为合理思维忽视的一个领域。因此,这些测验就可能适用于评价

新课程的某些方面,或适用于来评定“进步的”工作方案(其目的之一是鼓

励有创见的想象丰富的思维)

由于开展了创造力的研究工作,新问题也随之出现了。例如,托兰斯报

告说,有四个年龄,即 5 岁、9 岁、13 岁和 17 岁的创造力的发展是退滞的。

他解释说,这种情况可归之于某种社会和文化的压力,包括强调不同性别在

内。他还把这个研究结果同女发明家为什么少的问题联系起来。

在过去的十年中,心理学对把创造力作为一个研究课题产生了强烈的兴

趣。这一兴趣导致了有关创造力性质的理论发展,导致了对创造力调查的表

格和其他用于测验创造力的仪器的发展。它还导致了用于鼓励和培养以及刺

激创造力的试验技术的发展。

通常发现的是,创造力与智力测验之间的关系是相适应的。然而这个关

系在统计上是相当重要的。有一个倾向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一智商高的人创造

力变化的范围往往很大,从高到低;而智商低的人一般仅能得到创造力的低

分数。因此,一个高的智商并不能保证高度的创造性。但是,一个高的智商

似乎使高度创造性更有可能出现。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物根据其智力理论,设计出一种预估人们创造能力

的测验。创造力测验与传统智力测验的主要区别在于:传统的智力测验有固

定的答案,而创造力测验的项目其答案是不固定的;传统的智力测验要求人

们作出正确的答复,而创造性测验则强调被试者完成作业的速度和对问题作

业解决的方法和数目。例如,测验者要测出被试者的“观念的流畅能力”,

就要被试者迅速举出属于某一种类型事物—可以燃烧的液体的数目。自然,

创造性测验的评分是由测验者主观评定,这就很难避免测验评分的主观性。

在研究创造性思维中所遇到的一个最大困难是对被试者缺乏一种明确清

晰的描述词汇。这些词汇最近已由芝加哥大学的杰克逊(philipjackson)与

教育测验服务所的萨木尔(Sannel)提出初步的概念。他们指出,智力是以

“正确”为标准来评判的;而创造性则是以“优良”这个指标为评判的。他

俩提出四个“优良”的准则;独特性,指创造事件与产品的不平凡性,以及

被常常视为违反常规;适当性,指思考者的意图与外界是情境的吻合;变化

性,指克服了现在形式的限制而创造出一种新形式来转换的能力;凝聚性,

是指一种重新解答方案的综合概括能力,尽管人们宣称高度创造性产物必须

符合上述四个准则,但那些在标准的现代创造性测验获高分的人,却未必一

定是在实际工作中能产生大量创造性产品的人。

在研究人类思维活动过程中,一个最大的难题是难以抓往思维操作过程

本身予以分析研究,这种操作过程本身是察觉不出来的,当你开始去察觉它

的时候,它马上就掠过去了,实际上能够直接被察的仅仅是思维的结果与效

能而已。当检查思维是怎样富有“创造性”时,甚至比上述的困难更大,在

这里,思维者常常不仅是指向某一客观的正确答案,而是指向很多可能的方

案。例如,对于设计公元 2000 年的公园或写一首纪念马丁路德的诗篇这样的

问题,谁能说得准到底有多少个正确的答案呢?心理学文献中没有比“创造

性”这个课题被人研究更多和被人理解得更少了。即使在这个课题最前沿阵

地研究中,也还不能确定一下“创造性”的确切定义;而且对于“创造性能

力”究竟是被一切人所掌握还是只被少数人所掌握这一点上意见也是有很多

分歧的。


评论

ID537264180

© ID537264180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