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537264180

职业化和美感可以并存吗?


这样的工作方式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和情感,同时会牺牲一些职业化,但它可以避免单调重复,因为技术层面上的复制是可能的,艺术层面却永远需要创新。

(一)

  闲云野鹤的生活结束了,一个月的休息让我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我把自己投入到新东方给我安排的新的工作里,我终于从自己狭小的世界里走出来,学习向身边的人打开心灵的窗户;注意力一点点从纯粹形而上的问题上挪开,再一点点开始关注现世的问题。

  所以,最近考虑的问题不只是李安的《色,戒》如何区别于张爱玲的,还有工作——当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工作,而是融入了我的那些奇怪想法的工作。在负责老师培训的工作里,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职业化和美感可以共存吗?

当许多人整日面对一大堆麻烦时,他们考虑的重点肯定是如何运用方便的方式解决这些麻烦,然后会习惯性的重复这种方便的方式,这样做有很多优势,尤其从效率角度考虑,但它的劣势是会让自己的思想很快变得标准化,成为体制化的一部分。

我在那段不太入世的生活里,也许并不只是虚度时光,无意中学会了一种能力,就是在解决技术层面问题的同时,还能在艺术层面增加一些美感。这种能力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让我在琐碎中避免重复,每天为自己制造出一些小小的欣喜。

(二)

  美感可以是极浅层次的。譬如,决不因为繁忙蓬头垢面,任何时候都让自己看起来很漂亮;请人吃饭时能选择让他舒服的餐厅,不仅填饱肚子,还能让他若干日后想起,内心怀有眷恋;等等。当然,这是很低的层次,许多物质主义的拥护者在这方面做了很多修炼,据说,他们被称作“小资”。成大事者对此往往不屑。

  前几天,在一件小事上,我感受到一个更高的层次。除了外在的美感,更有力量的美感来自思想和情感。当一个人和其他人交流时,他的一段话除了解决某个问题,还能让听者对更广泛问题进行思考,并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我遇到的事情是这样的,一些老师报名参加英语沙龙,未出现也没请假。其实,这样的事天天都在发生,我们可以选择视而不见,也可以选择提出批评,我想,或许还有另一种方式。我发出了这样一封邮件。


评论

ID537264180

© ID537264180 | Powered by LOFTER